旧有观点:欧洲社会内部的某些特殊性产生了资本主义,标志着世界历史的断裂和质变。
作者观点:资本积累过程几千年来在世界体系中一直发挥主要作用,欧洲的兴起主要在于利用它从美洲获得的金钱强行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
作者论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世界历史不应被说成是一种从地方封闭状态向世界日益一体化和同质化的发展的历程,而是自1500年以来就有一个全球世界经济及其世界范围的劳动分工和多边贸易。
明朝政府抛弃了元朝乃至更早的宋朝部分使用纸币的政策,最终演变成完全用白银交纳的“一条鞭”法的税制。正是中国对白银的公共需求,中国经济的巨大规模和生产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出口顺差,导致了对世界白银的巨大需求。
整个多边贸易平衡体系,包括印度和东南亚因逊于中国的产业优势而扮演的辅助角色,起了一种磁石的作用,使中国成为世界白银的终极秘窖。欧洲人所做的不过是把美洲纳入这个网络。
1493年到1800年全球白银产量的一半最终抵达亚洲,说明欧洲与亚洲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和结构性的贸易逆差,出口美洲贵金属是它唯一的弥补逆差的手段。
近代早期的欧洲在世界经济中不比世界其他地区更重要、更先进,而且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是真正的世界经济整体的一个边缘部分,亚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据支配地位。
在1800年以前,无论从经济分量看,还是从生产、技术和生产力看,或者从人均消费看,或者从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机制的发展看,欧洲在结构上和在功能上都谈不上称霸。
这种支配地位被欧洲取代的原因,“以很粗浅的方式论述有限的而因素,提出有限的假设和证据”,在于技术变革服从于需求的程度。中国以及整个亚洲许多地区的人口-土地资源的比例较高,对于节约劳动力的技术需求不高,而欧洲人发展了这类技术,为的是更具有竞争力。
反对观点:①全球交换过程在逻辑上不是中国和欧洲部分地区的商业化的必要条件。
②贸易顺差不一定反映工业优势。
③技术变革不仅仅是面对“需求”产生的必然反应,而是在事实面前的各种可能行动。
明朝灭亡的一种解释:恶劣的天气、严重的蝗灾、涝灾和旱灾破坏了其他地方的农业,急剧减少的白银供应引发了中国南方的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财政困难的政府无力处理内乱和入侵。
Copyright © 2015-2022 北冰洋时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3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