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基本国情,也是我国今后需要持续面临的挑战。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切实解决养老问题,还要依靠基层“毛细血管”发挥作用。4月14日,“大国基理”采访调研团走进天津市河西区养老服务中心,感受河西区老人们的“养老乐园”。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老有所依:数智化助力居家养老
中午时分,在天津河西区养老服务中心的指挥中心,一块电子屏幕正显示着中心食堂内老年人就餐的实时情况。
据河西区网信办大数据中心干部孙丹介绍,河西区养老服务中心成立于2020年5月,负责统筹全区养老服务工作,指导和监督养老服务机构开展综合为老服务,落实老年人各项补贴政策,组织开展为老志愿服务、人员培训、养老服务宣传等工作。这其中,数字管理平台的运作极大提高了居家养老服务的效率。
除展现实时场景外,数字管理平台还具有运营分析功能,将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归结成5大类,包括助餐服务类、生活照料类、助医服务类、托养床位类和其他服务类。“老年人的需求非常繁杂,通过归类,我们可以对他们的服务情况进行多口径的分析。”他说。
孙丹表示,通过搭建分析系统,养老服务中心可以从全区角度、载体角度、运营企业角度,各街道属地管理角度,具体展现服务情况。
数字管理平台显示,目前河西区共有老年人超20.4万,搭建街级服务载体14个,社区级服务载体31个,服务站级服务载体45个,实现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全覆盖。
老有所乐:共建“精神家园”
尽管已是81岁高龄,耄耋之年的张林新依然精神矍铄。退休后,张林新成为河西区基层理论宣讲员,继续为基层发光发热,而养老中心则成为他学习的“图书馆”,理论的“宣讲室”。
“原来我是在图书馆看书,后来养老服务中心成立了,给我提供了一个好条件,我可以不用背着书包来回走,假期也不用担心不开门。”
张林新告诉中新网,他在养老服务中心不仅自己至老不倦,还成立了老年学习班,与其他老人一起交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有河西区来的(老人),也有河东区来的,我们一起探讨交流,心情感到非常舒畅。”
从物质保障到“精神养老”,河西区养老服务中心为老人们提供的不仅是衣食住行服务,更是丰富的精神家园。
河西区下瓦房街福至里社区居民杨锦荣向中新网表示,在养老服务中心,有很多像张林新这样的老人自愿发光发热。“我们这有很多活动,例如编织、绘画、书法等等,其中一些就是社区里有这方面特长的老年人做志愿活动。”
据杨锦荣介绍,养老服务中心内的书法班和合唱团也都是老年人自建自学。“要老有所乐,这是我们的重点。”
政企合作:携手护航全服务支撑
探索政企合作已成为社区探索养老方式的新路径。建立健全政企共建的社区养老运营机制和服务模式,有利于加快构建街道、社区、家庭有序衔接、功能互补的服务网络。
作为中民聚康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展恒波已在河西区服务运营了11个站点,从最初单一提供餐饮,到如今覆盖慢病管理、文化娱乐等各类适老化改造,他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已具有丰富的经验。
他向中新网表示,每一个居家养老点位都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经过一系列差异化评估。“我们在建设初期,会对站点的位置面积、老年人的需求进行评估,从而设计匹配的场景,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未来,养老服务中心这一点位能够实现对周边700米范围内,所有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全服务支撑。”展恒波说。
政企合作提高了居家养老的效率与服务质量,自然也少不了政府的监督管理。河西区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傅遴文表示,在统一招商后,市、区民政局每年还会对运营企业进行两级考核。此外,街道和养老服务中心也会对企业的日常运营定期进行监管。
Copyright © 2015-2022 北冰洋时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3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