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独家 > >> 内容页

牛奶便利店“抢食”大卖场 社区店细分“局”稳了吗? 每日看点

2023-05-18 19:00:18 来源:北京商报

社区实体店的细分已开始以品类为切口了。近日,北京商报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牛奶便利店”这一类社区店开始在北京部分区域落地,还有社区海鲜店等细分类实体小店进入市场,争抢大卖场的市场份额。不过,相较于社区生鲜店,牛奶便利店这一垂直类社区店的购买频次相对较低,当下乳制品行业毛利降低,长久运营将面临成本压力。


(资料图)

牛奶小店新张 面临盈利压力

贴近社区的小店很有吸引力。近日,一家“牛奶便利社区自营店”在刘家窑地铁站D口附近开始营业。

北京商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该店营业面积约80平方米,SKU有几百种,牛奶相关的品类占比近半,同时销售一些食品类商品。店内销售的牛奶、乳制品为三元、蒙牛等品牌,与卖场、超市等场所售卖品类相似,销售价格与连锁超市的价格相近。

牛奶便利店负责人指出,随着牛奶日期临近,价格有所调整下降。例如,目前手机五六十元的整箱牛奶,会以100元三箱的价格销售,“店内经营主打还是走量,目前门店营业约1个月,暂时能实现收支平衡”。

货源方面,上述负责人介绍,他本人是三元的经销商,与其他乳制品品牌建立了联系,有稳定的进货渠道。

北京商报记者在大众点评内检索“牛奶便利”相关词条,有数十家类似门店在北京开业运营。这家牛奶便利店的周边也分布了多家卖场超市、水果店、社区生活超市等。

值得关注的是,独立的社区牛奶店也引来不少企业布局。红星面包牛奶公司等在居民区开店,但经营单品的形式与牛奶便利店不同,吸引不少消费者到店打卡。

分割流量 社区店愈发细分

蔬菜、水果、牛奶、零食……被资源整合装进大卖场的商品,如今被写进了商店招牌中,以小店形式开进社区,也吸引了新的创业者加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社区海鲜店新模式已有创业者锚定,并寻求资本合作。

以社区原点的消费呈现出增长的态势,各大品牌也更加笃定了社区市场的潜力。零售商们也借着小业态,布局社区市场、抢占份额。业内人士指出,社区型的专卖店出现,在颠覆传统大卖场的运营,抢食卖场的市场。门店享受社区经济红利,及时性消费更优于电商模式的发展。

与此同时,消费市场呈现出更细分化的特征,这为新品牌、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提供了更多机遇。随着市场总盘的扩大,社区店也朝更细分化的方向走。当多元的玩家进入行业,满足了社区的细分化需求。相关研究机构数据显示,中国社区商业消费规模在2020年已达10万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20万亿元,市场成长空间十分可观。

商业设施服务于社区也增加了城市增长的韧性。智库专家董晓宇指出,社区小店、小业态门店覆盖城市经济的“神经末梢”,小店的扩容标志着实体商业走向精细化运营。社区小店的出现满足全社会不同的消费需求。小业态市场主体的一部分,也意味着消费市场形成了由小及大的良性培育链条。

争出圈机遇 供应链依旧是核心

目前,从市场中的社区店来看,以生鲜占比高的连锁小店,更快地出圈,关键词离不开“高频消费”与“低价”。低价则考验门店背后的供应体系,但奶制品的价格优势不再。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指出,由于企业产能过剩、同质化严重,行业的市场竞争在加剧。各大乳制品牌均在展开大规模的促销和价格战,高端化路线的发展也遇到了瓶颈,除了低温牛奶以外,其他品类增速在放缓。这些影响也直接反馈到C端的销售。

牛奶便利店的出现让社区C端门店有了更多的新鲜感。以往牛奶等乳制品多依托综合性门店销售,“只卖牛奶”的专业社区店也是一次新的市场尝试。开业之初也会有新品类的流量红利。

社区店应该搭载更多高频的消费品类,让客流动起来。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秘书长杨青松表示,未来社区超市还是要确保生鲜的竞争力,平衡投资与收益的关系;且在生鲜经营中,不一定百分百自营,还可引进专业细分品类的经营者,降低成本。

值得关注的是,连锁超市也在强化生鲜品类,门店搭载更多的新模式、新服务,即时配送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这也将对社区型专业店的竞争压力不小。

北京商报记者 王维祎/文并摄

关键词:
分享到: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北冰洋时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3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