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独家 > >> 内容页

2022年十大农作物、畜禽、水产优异种质资源简介

2023-05-24 14:14:53 来源:农民日报

编者按:为提升全民种质资源保护意识,引导科研单位、种业企业深入发掘资源潜力,今年5月22日,在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农业农村部发布2022年十大农作物、畜禽、水产优异种质资源,涉及粮、果、菜、猪、马、牛、羊、鸡、鸭、鱼、贝及两栖爬行等多种类型。经专家鉴定,这些资源在品质特性、抗病抗逆、潜在功能等方面特色鲜明、表现优异,极具科研、社会、文化价值,产业化前景广阔。本期特摘发资源简介,从来源地、种植养殖历史和入选依据等方面,带您了解我国地方品种的优秀代表。


(资料图)

2022年十大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工作办公室

明水大红芒香稻

水稻,地方品种。来源于山东省济南市。种植历史约2000年。种植方式为育苗插秧。蒸饭熬粥均宜,回味无穷。为农户自留种,芒长超过6厘米,田间鸟类无法啄食,抗稻飞虱、卷叶螟、稻瘟病,极其清香,市场售价在30-40元/斤,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开发价值。株高超过2米,产量低,生产中已绝迹。因资源提供者对种质资源具有较强的保护和传承意识而保留至今。

维西攀天阁老黑谷

水稻,地方品种。来源于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种植历史约180多年。3、4月种10月收,生长期长达227天。口感好,氨基酸含量高,适于煮饭、熬粥、做饵块。米壳黑色,米粒润红,富含多种氨基酸、多酚,黄酮含量极高。主要种植在海拔2680米的坝区,生长环境纯天然无污染。该品种的种植开启了世界高海拔产稻区的“大门”。

巴塘四倍体小麦甲着

四倍体小麦,地方品种。来源于四川省甘孜州巴塘县。种植历史100年以上。两熟地区净作、撒播或条播。抗旱、品质好,做馍馍颜色鲜亮、口感好,深受藏族同胞喜爱。在藏文中,“甲”为100,“着”为小麦,这种小麦因每穗有100粒种子而得名,是近几十年收集到的唯一一份全粉质四倍体地方种,极具科研价值。由于农民集体易地搬迁,已濒临绝种。目前,当地科研单位与主管部门已在原生境建立繁殖保护和加工基地。

龙水梯老黄玉米

玉米,综合种。来源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种植历史超过100年。种植于山腰、山顶,种植密度约3500株/亩。祖辈几代人传承而来,为家人全年重要口粮。玉米糁黏、稠、香,生长在高海拔冷凉地区,常年缺水仍能获得不错收成。为近年来在黄淮海地区首次发现的玉米综合种,油分含量接近普通玉米的两倍,抗旱、耐瘠薄。当地仅有一户农民种植1.5亩,十分稀有珍贵。

白砂谷

谷子,地方品种。来源于甘肃省镇原县。种植历史100年以上。春播,山、川、塬均可种植。做粥营养丰富,“油膜”厚,适口性好,是生育期和哺乳期妇女膳食常用食材。秸秆也是家畜优质饲草。白砂谷也称“饭谷”,粒色白,出米率高。还可制作小米粥、锅巴、糍粑、凉糕、杂粮饼、谷面窝窝头等小吃。株型独特,单穗粗长,宜剪穗收获,省工省时,宜贮存。目前种植面积约950亩,平均亩产130公斤。

三白西瓜

西瓜,地方品种。来源于河北省威县、山西省万荣县等地。种植历史300年以上。种植方式为育苗移栽,露地地膜覆盖。因皮、瓤、籽皆为白色而得名,常温可存储3—6个月,贮藏后带玫瑰香味。高硒、低糖、富含氨基酸,开发出的“三白西瓜醋”深受消费者喜爱。山西省有关方面注册“孙夫人”系列商标,开发医药、美容、食品领域等相关产品,使之成为农民奔小康路上的强力引擎。

白樱桃

樱桃,半野生品种。来源于辽宁省桓仁县。种植历史50年以上。种植方式为枝条嫁接、种苗移栽。品种优质、耐瘠薄,果实个大、白色,比普通樱桃口感好。抗寒抗旱、耐瘠薄,可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水土保持、生态种植,果实可食用、加工、观赏,有较大的推广应用潜力。一般毛樱桃的果实为红色,白色的毛樱桃为珍稀、特异类型,是果实果皮颜色形成、调控机制研究的珍贵材料。

尤溪老树金柑

金柑,地方品种。来源于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种植历史150年以上。适宜生长在雨水充沛、海拔高度为500米至700米的亚热带丘陵低山地带,适宜富含有机质的红壤或黄壤土山地种植。果皮甘甜微辣,肉质脆嫩。尤溪县当地3株平均树龄超过150年的母树,曾只剩2株基本枯死的树桩。资源调查队立刻开展抢救性收集保护,在对旧枝条提纯复壮后,1株母树(树龄175年)抽出新枝,已被作为繁育材料送至国家柑橘圃。

且末香蒜

大蒜,地方品种。来源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且末县。人工或机械开沟点播,以春播为主,播种深度3—5cm。室温储存1—2年不发芽。蒜瓣芽点端有一点绿,格外诱人,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和氨基酸,还可入药,被当地农牧民称为“长寿蒜”,分布于且末县境内海拔1100—2300米种植区域。早熟,抗旱抗寒,耐储存运输。口感辛辣独特,大蒜素含量可达3000mg/kg以上,是其他平原蒜品种的5—7倍,广受群众喜爱。

化屋小黄姜

姜,地方品种。来源于贵州省黔西市。种植历史100年以上。在900—1300米海拔、采取净作方式种植。分枝数多,植株抗性好,皮薄渣少汁多,味辛辣浓,深受当地苗族同胞青睐。当地海拔低,气温高,昼夜温差大,适宜姜辣素合成。鲜姜产量2000kg/667㎡,精油含量0.026ml/g,姜辣素含量0.72mg/g。仔姜宜做泡姜、炒姜丝等食用,老姜宜作为中药饮片以及提取姜精油、姜辣素等,为乡村产业振兴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022年十大优异畜禽遗传资源

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办公室

梅山猪

属脂肪型地方猪种。中心产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主要分布在江苏、上海、湖北等10余省(区、市)。现存栏纯种近9万头。俗称“四脚白”,因繁殖力高、泌乳力强和肉质鲜美而闻名,是世界产仔数最多的猪种之一,1981年与二花脸母猪交配曾创下42头总产仔数的世界纪录。为全球分布最广的中国地方猪种,对西方瘦肉型猪种繁殖性能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国内多个培育品种的亲本之一。

莱芜猪

又称莱芜黑猪。核心产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钢城区。2022年存栏种群3560头,年生产肉猪6万头。饲养历史悠久,被毛全黑,额部有6—8条倒“八”字皱纹,前躯发达。以肌内脂肪含量丰富最具特色,为国内外猪种所罕见。莱芜猪100kg体重屠宰率72.1%,胴体瘦肉率42.3%。肌内脂肪含量10.7%,目前,利用莱芜猪已培育出鲁莱黑猪、鲁农I号等10多个新品种、配套系,是培育特色肉猪的首选种质资源材料。

荣昌猪

属肉脂兼用型地方猪种。中心产区位于重庆市荣昌区和四川省隆昌市,现存栏纯种2万余头。体型较大,背腰微凹。成年母猪体重158kg,肌内脂肪含量3.12%。具有世界独一无二的毛色特征,俗称“熊猫猪”。耐粗饲、耐高温高湿高寒高海拔,具有杂交配合力好、肉质优良、鬃白质好等优良特性。纯白突变个体听力存在缺陷,是人类遗传性感应神经性耳聋疾病的理想动物模型,极具生物医学潜在价值。

秦川牛

属肉役兼用型地方黄牛品种,因产于陕西关中“八百里秦川”而得名。养殖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因“饲苜蓿,重改良,牛质佳”而闻名遐迩。目前存栏约100万头。毛色以紫红色和红色居多,皮薄骨细,肌肉丰满。前躯较后躯壮硕,胸部宽且深。具有早熟、抗逆、耐粗饲、易育肥、肉质佳等特点,是我国地方良种黄牛的代表性品种。因肉用性能突出,遗传性稳定,适应性强,被誉为“国之瑰宝”。

湖羊

为我国优异的地方绵羊品种。中心产区为太湖流域的浙江省湖州市的吴兴、南浔,嘉兴市桐乡、海宁和江苏省吴中等县。鼻骨隆起,无角,耳大下垂,短脂尾。2—3日龄羔羊生产的小湖羊皮具有皮板轻柔、毛色洁白、波浪花形、光润美观等特点,享有“软宝石”之称。为我国特有白色羔皮用品种,也是世界著名多羔绵羊品种,母羊平均产羔率277.4%。是目前国内推广规模、范围最大的地方绵羊品种。

辽宁绒山羊

主产于辽宁省东部山区及辽东半岛地区,是在当地特殊自然条件下,多年民间选育形成的绒肉兼用型地方品种。1955年在辽宁盖县首次发现,2022年末存栏量达320万只。为世界上产绒量最高的白绒山羊品种,被毛全白,肤色粉红,绒纤维长、体型壮大,被誉为“中华国宝”,已被推广到内蒙古、陕西、新疆等17个省(区、市),成功培育出陕北白绒山羊、柴达木绒山羊等品种,为全国绒山羊品种改良和培育作出了卓越贡献。

乌珠穆沁羊

以生产优质羔羊肉而著称,属肉脂兼用粗毛型绵羊地方品种。主产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境内,目前存栏350多万只。体格大,后躯丰满。体躯被毛为纯白色,头部毛以白色、黑褐色为主。具有耐寒抗旱、生长发育快、抓膘能力强、肉质优良等特点。产肉多,胴体丰满,色泽鲜红,肉层紧凑,肌间脂肪分布均匀,必需氨基酸含量高,鲜嫩多汁,无膻味,羊肉畅销大江南北。

蒙古马

为地域分布广、数量多、特色鲜明的马种资源。中心产区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北三省、华北和西北地区均有分布。目前存栏超过30万匹。体质结实,四肢短粗,毛色复杂多样。运动性能突出,持久力强。能适应恶劣气候及粗放饲养条件。蒙古马在农耕文明和古代战争中做出了卓越贡献,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已融入蒙古族人民的血脉,也深深扎根在中国奋斗者精神的内涵之中。

清远麻鸡

属小型优质肉用型地方鸡种。主产于广东省清远市。清远麻鸡鸡冠颜色鲜红,耳叶红色或白色,虹彩橙黄。雏鸡背部有“蛙纹”,保持到第一次换羽后即消失。2022年存栏约1亿羽。上市饲养期一般为130—160天,18周公鸡平均体重1.98kg,母鸡平均体重1.59kg,母鸡年产蛋约120枚。具有适应南方湿润气候,生长速度较慢,耐粗饲、抗病力强,肉质嫩滑、皮爽、骨软、鲜香味美、风味独特等特点。享有“岭南第一名鸡”美誉。

龙岩山麻鸭

俗称山麻鸭、龙岩鸭,属蛋用型地方品种。原产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江西、江苏、山东均有分布,全国存栏190万只。体型清秀,颈长,喙豆呈黑色。公鸭头及颈部上段羽毛呈孔雀绿金属光泽。成年母鸭体重仅1.3—1.4kg,高产系500日龄产蛋超过320枚、蛋重22公斤以上。为早熟、产蛋高、蛋粒适中、耗料少、适应性强、配合力强、抗病力强的高产蛋鸭品种,对我国高产蛋鸭新品种的培育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022年十大特色水产种质资源

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办公室

秦岭细鳞鲑

俗称梅花鱼,冷水鱼类,生活于秦岭地区海拔900—2300米的山涧溪流中。体形长而侧扁,体背及两侧散布有长椭圆形黑斑。为中国所特有,是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属濒危物种。肉质细嫩,无肌间刺,有防治血栓、加快伤口愈合之功能。陕西、甘肃两省经过10多年攻关,攻克了亲本驯化、人工催产、苗种孵化、苗种培育等难题。

瓦氏雅罗鱼

俗名华子鱼、滑鱼、白鱼,为内蒙古赤峰市达里湖仅有的两种经济鱼类之一。其体梭形,体侧银白。达里湖群体可适应高盐碱化水域,肉质细腻,有着较高科研和经济价值。目前,“达里湖华子鱼”已成为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区域品牌,每年“冬捕节”“华子鱼洄游节”“达里湖冰上马拉松”等大型活动的举办,极大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丝尾鳠

俗称长胡子鱼,为中大型偏热水性鱼类,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澜沧江下游,栖息于水势较缓之处。头宽,略平扁,须4对,颌须长,可达臀鳍条末端。体色美观,生长速度快,无肌间刺,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观赏价值。曾是云南西双版纳重要经济鱼类,2006年至今已在西双版纳、普洱地区开展大面积人工养殖。

洛氏鱥

渔民常称之为柳根儿、柳根子。主要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图们江和辽河等水系的支流,自然种群分布较广。商品鱼一般体长8—15厘米。位列黑龙江“三花五罗十八子”之一,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已成功突破全人工繁育关键技术,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多个省(区、市)推广,并与冬钓、餐饮等休闲渔业相融合,在调整渔业产业结构、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黄鳍棘鲷

俗称黄立鱼、黄脚立、黄腊鱼等,广泛分布于我国东海、南海海域。雌雄同体,雄性先熟。背鳍及臀鳍长有发达的鳞鞘,成鱼体长一般18厘米以上,为中型食用鱼,是我国沿海一带的重要海水养殖对象。曾因过度捕捞、生境破坏,产量急剧下降,20世纪80、90年代,随着人工繁育和养殖技术成熟而逐渐恢复。目前在珠三角等地区大规模推广养殖,带动了广东阳江、湛江以及广西等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指马鲅

俗称马友鱼、午鱼,在我国多分布于南方沿海地区,属热带及温带海产鱼类。胸鳍下端具有4根游离丝状鳍条。蛋白含量高,且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美味居海水鱼类之首。《中华本草》记载四指马鲅具有消食化滞的功效。2014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定为濒危等级。目前,我国已建立了规模化全人工繁育技术体系,在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市)沿海进行了一定规模的繁育推广。

黄条鰤

俗称黄犍牛,主要分布在我国各大沿海远离岸边的外海岩礁区,是黄渤海区自然分布的唯一大型鰤属鱼类。腹鳍、臀鳍、尾鳍或边缘为金黄色,最大体长1米以上,体重60kg以上。属高档食用鱼类,出肉率高达75%,富含人体所需的16种氨基酸,“EPA+DHA”含量高达21%,是日韩料理中制作刺身的上品。2017年在国内实现规模化人工繁育,并在辽宁、山东、福建等地推广,是深远海养殖适养品种之一,潜力巨大。

橄榄蛏蚌

俗称鲜子、义河蚶,是我国特有淡水食用贝类。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支流、湖泊等淡水水域。味道鲜美,且有保肝、醒酒、补钙和催乳等功效,是湖北天门、安徽阜阳、江西南昌等地特色高档河鲜,素有“水中人参”“淮河鲍鱼”之美誉。近40年来接近濒危,仅在淮河阜南段、湖北天门河竟陵段等地分布。突破人工繁育技术后,已在安徽、江苏等地实现人工繁养,并开展增殖放流和资源保护。

东北林蛙

为我国著名经济蛙种,生长于我国东北长白山林区。东北林蛙因其冬天在雪地下冬眠100多天,故又称“雪蛤”。整体或雌蛙输卵管均可入药,可用于体弱气虚、神经衰弱等病症。蛙卵主要物质可降血脂,降血栓。蛙皮中提取的林蛙抗菌肽可制成安全有效的杀菌消毒品及美容产品,形成深加工的产业链。目前,林蛙已被列为吉林省十大产业集群,优先发展。

单环刺螠

俗称海肠、海鸡子。属海岸带底栖无脊椎螠虫动物,分布在我国环渤海及黄海北部的部分海域。身体呈腊肠状,躯干粉红、紫红或黑红色,广受胶东地区居民的喜爱。历史上其天然资源丰富,尤以莱州湾为最。但受人类活动影响,资源严重衰退。自2008年设立莱州湾单环刺螠、近江牡蛎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来,数量逐步恢复,在山东、河北、辽宁等地业已开展多种模式的增殖养殖示范。

关键词:
分享到: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北冰洋时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3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