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记者 陈醉 共享联盟·余姚 孙志鹏 劳超杰
(相关资料图)
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类、能源类等27个项目签约,总投资203.5亿元……
这是刚刚谢幕的第八届中国机器人峰会“交”出的一张项目招引“成绩单”。
三天的峰会,“相聚”时短,但影响绵长。今年是余姚第六次举办中国机器人峰会,从第三届中国机器人峰会开始,这一国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机器人盛会便永久落户余姚。作为“东道主”城市,余姚也将“办好一个会、打响一座城、壮大一个产业”的目标,摆在了显要的位置。
七年六届,如何用足一场举足轻重的盛会对城市发展的牵引力?如何以会为媒,开启发展新引擎,让广大中小企业借势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这些都是余姚这座县级城市需要答好的“考题”。
“巨人的肩膀”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和技术本源,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然而,作为一个县级城市,余姚发展高尖端机器人产业,也存在人才、地域、科研等天生的“短板”,需要重量级的“跳板”。
七年前,作为智能制造和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人才,甘中学被余姚招引人才的诚意打动,“无中生有”带动余姚机器人产业发展,促成7位业内顶尖专家带着项目落户,“引进一个人才、落地一家企业、带动一个产业”,并推动中国机器人峰会永久会址落户余姚。
随着峰会落户,余姚全力跑上机器人产业赛道。近年来,余姚一手抓龙头链主型企业的引育,实现机器人产业“零”到“链”的突破;一手抓机器人小镇、中国机器人峰会等重大平台建设,构建产业生态体系,“上下楼就是上下游”局面逐步呈现。
截至目前,余姚已引进和培育机器人产业相关企业143家,基本覆盖全品类机器人,去年机器人产业产值达223.79亿元,产业链初步形成。
从“零”到“链”,从 “链”到“群”,这也是浙江几乎所有产业跃升的轨迹。余姚的机器人产业也不例外。先进制造业集群式发展,在后工业时代与智能时代交替之际,再次前瞻布局先进生产力。
与此同时,峰会落户,带来高端论坛、展览展示、应用对接等活动,让余姚的机器人产业和企业站上了“巨人的肩膀”。
像本届峰会近3500平方米的集中展区内,就有97家国内外机器人领域知名企业、机构和科研平台,带来涉及30余个行业应用的500余件(套)最新应用产品、技术成果和解决方案等,无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合作、引项目、引才、引资的大平台。
吴大庆 摄
近几年,在峰会助推下,余姚机器人和智能装备领域的科研载体、企业、基金等越来越多地走上了对外合作的道路。
宁波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孵化引进产业公司24家;浙大机器人研究院与飞图、中亿等29家本地企业开展智能化项目技术合作,与云联、大叶等6家本地企业建立联合研发中心,与杭州景业、万向钱潮等10多家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智昌集团、伟立机器人与中大力德、菲仕电机等开展整合协作;中科莱恩与华晨宝马、丰田等建立长期合作……
突破口和助力器
民资涌动,民企活跃背后,在新兴技术席卷全球的当下,隐忧来袭。
资源禀赋匮乏、产业结构单一、核心技术缺乏……余姚民营经济“先跑先累”,但同样也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敏感。
新旧动能转换之际,面对人口红利优势减弱、劳动力成本增加以及产业竞争加速等因素,余姚人意识到,在智能经济这一新形态下,谁能在智能机器人这一先导产业捷足先登,谁就能抢占先机。
“机器人以及智能经济的魅力,不仅在其本身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强大带动力——机器人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突破口和助力器。”余姚经济部门相关负责人这样说道。
一条自动化流水线上,近20个大大小小的配件经过自动组装、检测,成为一个个喷头,这是记者日前在宁波飞图自动技术有限公司看到的生产场景。这套生产线是“飞图”为余姚市喷雾器企业正庄公司量身定制的,平均每分钟可生产60多个喷头,节省劳动力40人至60人。
喷雾器制造是余姚市的一大块状经济,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机器换人”成了该块状经济继续保持活力的密码之一。
在浙江舜宇智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的展厅里,迎宾机器人、扫地机器人、商务机器人、智能割草机器人等一字排开,展示了眼脑手脚全栈式全场景的机器人视觉方案。“只要机器人用到眼睛的地方,就有舜宇的存在。”舜宇智能光学市场开发总监姜涛介绍道。
这家余姚的光学企业借力机器人产业链,继续发挥自身在光学设计和制造领域的优势,争做机器人视觉系统方案的定义者、研发者和交付者,走上了崭新的赛道。
“中国是全球机器人最大的应用市场和创新发展最为活跃的国家。”山东大学教授宋锐代表中国机器人峰会专家委员会发布《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指数研究报告》时指出,随着智能制造的深入推进,工业机器人应用从汽车和电子行业快速向冶金、轻工、金属加工、石油化工、食品饮料、医药等行业拓展。
如今,余姚的工业不仅通过“机器换人”减少人员、提升效率,还要基于物联网技术,用数据建模,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为产品生产找到一个最合适、成本最低的制造模式,正在从散点式向集群化、从传统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型。
“转载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15-2022 北冰洋时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3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